网站首页
本站新闻
书画展示
展览资讯
鉴赏收藏
拍卖资讯
人物动态
基层慰问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
主页
>
新闻中心
>
走近名家黄宝春书法艺术
发布时间:2016-03-21
走近名家黄宝春书法艺术
黄宝春》》》
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
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
福建农林大学兼职教授
福建省公安文联副主席
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
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书法家
福建省委党校求是书画院顾问
福建省爱国拥军书画院副院长
福建省安全书画院副院长
福建省政协画室书法家
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
福州公安文联主席
》》》书家风采
古人诗一首
小窗幽记节录
局部
古诗一首
艺术成就
其作品荣膺“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中国书法大展”作品大赛精品奖(单项最高奖),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、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大展、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,中国第五届兰亭艺术奖候选提名,第三届全国公安“卫士之光”书画影展一等奖 中国书法“百强榜”提名奖 第二十三届中国兰亭书法节“群贤奖”,福建省政府文艺最高奖——“百花文艺奖”等百个奖项。《人民公安报》、《中国书画》、《福建日报》、《福建文学》、《福建画报》《福建电视台八闽之子》等一百多家报刊和新闻媒体做专题报道。
艺术专著:由福建省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的《黄宝春书法作品集》、《历代书法善字精赏王蘧常千字文》、《黄宝春书法优秀作品集》、《黄宝春书法展览作品集》等。
黄宝春长期从事公安工作,公务忙碌自不待言,然而他风雨如晦,功执情迷。每猎古贴上品,常作饥餐。其书习欧体、融纂隶,灵性飞动,循魏楷、汇汉碑,化古出新。宝春尤为痴迷于章草,书作凝重、拙朴,俯仰有仪,悟道逐深,颇具大家风范,深得社会及同仁之赞誉。近年来,在全国诸多展事中,屡有撼人心弦之作,使之更为世人所瞩目。
》》》作品解读
陈普诗一首
临古人帖
》》》细节讲解
草书对联:古香喷薄凝焦墨,秃颖摩挲展素纨。
书论节录
》》》义写春联
杜甫壮游诗
古人诗一首
局部
》》》走进基层
千字文句
》》》品茗论艺
小窗幽记节录
》》》精品亮相
师友如是说
当代八闽以章草创作成就斐然者黄宝春,自幼酷嗜书法,由唐楷入手,上溯魏晋,上迄明清,旁涉汉隶北碑,宁根固底,深造自得。以其对书法艺术独有的天赋和痴情,而从章草悟入,自创一体,熔铸委曲,篆隶草真,化于其中,古趣盎然,气格高骞,别开生面。黄宝春博采众长,遗貌取神,为探其中奥赜,数十年临池不辍,甘于寂寞,孜孜以求,所作沉稳冲和,结体简约、灵动、宽博,雍雅奇伟,持引不发,静中寓动、清中呈雄,又藏巧于拙,蕴道于技。而运笔或正或斜、或放或纵,看似漫不经心。信笔纵横,实则胸有成竹,蓄而后泄,力厚古劲、天真烂漫之中弥漫着洒脱、恣肆、诡谲与练达。其章草一艺,求诸侪曹。黄宝春在当今书坛以一颗平常心审视并呵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,不激不厉,心平气和地经营着自家的书法领地,不急功近利、不媚俗、不趋时,敦厚质朴,藏秀于内,将所观、所感,化为笔底波澜、胸中素养,从而汉儒自己家法。
卢为峰(福建省传记文学协会副会长)
》》》创作状态
》》》细节决定高度
草书对联:龙跳天门,虎卧凤阙。
古诗一首
古人诗
局部
》》》现场挥毫
古人诗
草书对联:天翼独啸,晨鸡一鸣。
砚边偶得
文/黄宝春
1、章草创作常用宿墨、秃笔,用之而得佳作,点、线、面均有独到神秘色彩,百读而不厌!
2、书法至精妙绝伦处,常令人难以看懂,但却令人心驰神往!
3、吾平日临写简牍字帖,均以实书。用笔方与圆、迟与疾、轻与重、扁与长,随类赋形。简书单字空间的奇诡多变,艺古前贤之佳书,每每令吾震撼,心和笔均为之感动,一以贯之运用到书法创作,不胜快哉!
4、从简牍到汉隶及魏晋草书,从临摹到创作复临摹,为吾习章草之贯一法也。如是往返可不断梳理章草之脉络,扩宽吾之视野,若与艺古前贤佳对。
5、启功曰,好字应作画来看。吾验之,如饮琼浆矣。
6、字写到极致谓画,画画到极致为写。
7、在有笔墨处求法度,法度严而神愈逸。
8、展厅即是一幅书法作品。
9、历数十寒暑,吾临写百本经典字帖并专注于魏晋草书研习,在临创中思变,但求变殊为难也。
10、每日埋笔西雅堂,享受晨曦日媚,独乐乐之,无他耳!
11、吾之书法,均作画写之,不惟写,惟写则不作书法论之。
12、章草创作如不赖于简牍、帛书是无法窥知其奥秘的,只写篆书和汉隶是不够的。
13、每日临写字帖都体验一回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,但意象今天是否是为了抄完作业……
14、近来对沈曾植的草书感兴趣,一有时间就读、临他的帖。沈借鉴了《流沙坠简》中的隶草而写出的章草,开创了方笔峻利、翻转盘旋、古拙跌宕的章草面貌。
15、真正的歌唱名家都会将唱腔的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耳中,能控制声调的每一丝变化。这和书法家用笔是一个道理,每笔都要送到位。
苏东坡承天寺夜游
16、每日的课习,皆请益于先古前贤,每每看到经典之笔,
思之真乃震撼灵魂之真章也。
17、日课从未间断,不敢有一日懈怠。
18、执着是一种心态,是态度、毅力和自觉的必然。
19、百折无悔的真挚,回回向云头搏击。
20、读万卷书,临百本帖是医俗的唯一良方。
21、书法造就了我一颗平常心。
22、总是在周而复始中,在矛盾中痛苦、徘徊,一天天,一遍遍……行进在孤独的砚间小道,痛并快乐着。
23、书法艺术的大美是我一生的追求。
24、时光如水,映照40年如一日的书法淬炼,总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地审视自己信笔涂抹的那点东西。
25、每至陶醉己作,或得三五好友称赞,渐至飘飘若仙之际,吾必回头自省,汗出如浆焉。
26、任何雷同没有变化的抄袭均是书法艺术上的忌讳。
27、吾之谓丰富,皆因胸藏书法而已。
28、王铎一辈子临二王帖,天分极高,功力极深。
29、以书法谋名利谓本事之一。但只有深入其堂,得其精髓,养真性情,方为真本事也。
30、吾之性格素来恬静淡泊,一点一画之间,都是内心世界的显现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世俗所累皆身外物耳。
31、苦闷中徘徊,反复中挪动,举步维艰之间,已过万重山矣。
32、“传统”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而不断完善的一种经典,亦是约定俗成的规范,故为社会认识与接受。
33、不怕第一笔写坏,第二笔第三笔跟上。
34、吾之执笔,如同平日进餐之举箸般自然。
35、书法的创作与实践有超前于理论的说法,未必落伍。
36、在结体或造型上做文章,是书法初级阶段。线条、笔墨合理、自然运用可往高级阶段延伸。
37、有呼应的线条,才有生命力。
38、勤奋不一定能造就书法艺术,然而学习书法不勤奋不行。
39、书法创作室常常满地狼藉,散发淡淡的墨香,沉在纸堆中,好像站在即将丰收的麦田中。
40、章草的特点是字字独立,要做到气势贯连要比草书难的多。
41、闲坐尘俗,偶有浮躁,静坐楷书数十字或百余字,躁气皆平。
42、书法艺术经常需要寂寞酝酿。
古诗一首
43、一个学生对我说:“近来越来越不会写字了。”我说:“你开始会写字了。”
44、人生在世多苦难,有了艺术癖好便是幸福。
45、书界浮躁日盛,吾一意行走于书艺之间,静守本真,虽寂寞仍无憾也。
46、董其昌书学米芾、李邕俊骨逸韵,为康熙皇帝所爱,但董帖我很少临。
47、书者,抒也。提笔儒墨间书写自己的心意,让情感在纸上流淌,心无旁系,一任自然。
48、书法线条是由无数相互依存、相互抗衡又相互排斥、相互渗透的点累积起来的。
49、“一”划是书法最简单也是最繁复的线。
50、茶余饭后,我很喜欢三五好友齐聚一堂,谈古论今,乘兴挥毫。写字这事本来就是玩个心态,但要玩出东西来是很不容易的。
51、书法创作中虚实之处理至关重要,点划结字皆有虚实,实处难,虚处更难。
52、实处之妙,皆因虚处而生。
53、有位哲人说过,人与人之间,好比星星与星星之间,不是在相互排挤,而是相互照耀着。我很幸运,周围也有很多星星相互照耀着。
54、不管写哪一书体,有法到无法,无法到有法,无意皆有意,均需自然率真。
55、魏晋南朝墓志、龙门造像、敦煌藏经、楼兰残纸,均出于民间艺人或石匠之手,其风格结字多藏古拙之趣。这些字妙在得自然之超逸境界,无拘无束,来去自由。
56、作书中侧锋互用自然天成,中锋取力,侧锋取妍。
》》》闲情逸致
57、在临帖时,要讲究读帖,要花大力气读它,我常用30分钟读2-3字。
58、书法家心中要有一杆称,称自己、称他人,准确的秤,才能把握自己。
59、王珣《伯远帖》墨迹隶笔,其源应出于《流沙坠简》
60、章草最有价值的就是线条的张力是否有度。
61、在书法创作过程中,哪个字的造型犹豫了,哪一个字的点画犹豫了,那这幅作品便不算成功。
62、即使写到枯笔处,也不必随意轻易放过心中所感所发。
63、最能体现功力的是,在细小的线条和点画中,是否有立体感。
64、每个字的造型,都要有一个闪光的点画。
65、拿起毛笔,精神为之一振,眼睛随之发亮,这种状态一定要有。
66、线条在书写过程中的不断碰撞、交融变化、随机造型,都是在传统功底下的自然表现,不能故意为之。
67、每个成功的书家,除了天才以外,也要像老农一样,太阳一出来便扛着锄头下田,太阳落山方扛着锄头回家。
68、创作时常遇到混沌初开的这种情况,下笔时思维迷茫模糊,不确定,没把握,这时心里自我调整尤为重要,当心理调整到主客观高度一致时,则心手双畅,下笔如神。
69、作书难在雅拙,又难在点画交代精微,又耐琢磨。
70、笔之使转有些情形是笔画的延伸,以及笔画之间过渡性的连带。无论如何使转,皆为字形流动的线条,不得随意带过,字形取势,连带取妍。
71、吴昌硕写《石鼓》每次都有新意,把三代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渗透其间,所以他的字古朴厚重、凝练遒劲,他的字帖我常习之。
72、第一笔大胆随意落笔,不怕写坏,就怕不敢写,就怕刻意写。
73、家乡黄氏宗祠为我树碑立传。“书坛拔萃”制成金匾,悬挂在宗祠内,被家乡父老如此厚爱,心感不安,甚惭!甚愧!
74、当你心情很好时,可以临碑帖。当你情绪不好时,不妨写写草书,把满腔悲愤一泄为快,字的好与坏,等情绪稳定时再来看看。
75、当你空闲时,拿起笔写一写,哪怕几个字也行。
76、字字用墨,笔笔沾墨,等于无墨。
77、元代书家作草书多出于张旭、怀素。元人墨似平薄于宋,在浓淡之间,宋人墨较浓,但活用。
78、临写你最喜欢的帖,孜孜不倦。
79、何绍基的字有一缕真气,用笔空灵洒脱,我认为他的隶书应更好,他对《张迁》下的功夫很深。
80、在真美中,线是最重要,书法艺术就是一条线构成的。
81、用笔进入状态,让笔锋的力量都到纸上,自然平正通达。
82、用笔贵在提着起,留着住。
83、临书百帖,自然会写的好。古人说:“读一千篇赋,自然会作赋。
84、腕活而笔正。
85.笔法是从古人来,临习是在于自己,心领神会,及其三味者,定能作书。 86、写“横”这一笔,要掌握快与慢、轻与重,气力始终要送到位。其它用笔也一样
87、我去年编著出版发行的《王遽常千字文精赏》一书。近
日一看似还可以写的更精彩一些。
88.潜心砚田,三十余载;醉心章草,深入浅出。勤勤案几上,
孜孜碑帖间,每以平常心,循古人骋怀之味象,又另辟蹊
径,畅游艺海;纵此道漫漫,亦上下求索,追寻不息。
89.我是踏着前人踩出来的路起步的,这样不易迷路,但又不愿一直沿着前人走过的路。艺海无涯,我必须另辟蹊径,去探寻书法艺术的奥秘。即使道路是那么遥远,我始终执着,不断的自我否定,不断地从零开始,这是我一直追求的艺术信念。
李泰和牡丹诗
郦道元诗一首
》》》签名赠书
草书对联:数间茅屋闲临水,一枕秋声夜听泉。
局部
语 丝
文/黄宝春
甫入新年, 春意梢头, 就领略了阳光灿烂,暖风轻拂, 新绿初红渐浓在街头巷陌 ,这是世间至极的清好, 推窗问春, 我家阳台这盘梅花, 那亭亭的芳姿 淡风中傲骨,不失绽放的凌历 ,但含羞的花朵也时时惹的春风青睐 ,和着清香花影, 舞尽风骨, 在天地间往返 ,我恬静的心怀,在花香酣梦的风景里吟哦: ‘’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‘’
又是一年春归来,西雅堂边的残垣碎瓦下,又冒出茸茸的春意,榕树刚露出的嫩芽在春风中摇曳 ,淡云飘过,阳光初收,不知不觉己是傍晚,夜幕降临 景色别有韵味,草色如烟低垂在庭院,花上蜂蝶正找归宿,与二三友,在小巧朴素的红泥炉上煮着老白茶, 嫣红的火映着浅褐色的茶水浮动,留得一身茶香,正月初三的下午除了围炉把盏,还有什么更适宜消遣这个有闲可乘的黄昏呢 ,时恰见一双归燕正栖息在西雅堂上 ……
看晚露晓风中我家阳台的兰花 ,绿茵茵,轻盈盈绽着其素雅飘送的风姿, 墨绿的叶,淡紫的朵,幽淡的香,清灵的骨,那姿态,象百花丛中扑扇趐膀 翩翩起舞的蜂蝶,如此高洁之草本 ,到了属于她的时令,便如期绽放,芬芳袭人:此时,窗外细雨霏霏,幽幽的盈香 ,听首《兰花》淡远如流的琴声,情意绵绵,轻灵柔软, 让心安宁。
》》》西雅堂
本内容分享到:
TOP
版权所有 公安书画融媒体
京ICP备1902781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