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 
公安书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

[书画献礼祖国70华诞] 艺术与生活——刘质坚的“小”理想

时间:2019-07-19 16:44:13  来源:  作者:杨 琼
分享到:
   

微信图片_20190719164410.jpg

 

 [书画献礼祖国70华诞]艺术与生活——刘质坚的“小”理想

  杨 琼 

  刘质坚,广东台山人,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践行者。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和书画艺术家,前者可以锻炼体魄,后者能够滋养灵魂,一外一内,正好完善身心人格的塑造。可以说刘质坚是幸运而幸福的,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已经实现,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退伍;成为一名书画家的梦想也已经实现,但他这个梦想还没有结束,而且还在继续。发扬传统文化,让书画艺术扎根乡村,让更多的书画志愿者加入支持中国书画传承的行列,让艺术教育从中国文化的最底层开始,是刘质坚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理想。这个理想不“高”、不“大”,也不“上”,却很实在、很接地气。

和他一样纯粹的是他的作品。《二十四气节图》《秋菊图》《白菜萝卜图》,等等,小巧的构图,浓淡相间的笔墨,没有情绪的泛滥,没有技巧的彰显,自有一种自然的趣味浮现其间。众所周知,文化是艺术创作的基石。中国文化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“达者兼济天下,穷者独善其身”的价值取向模式。在这样的文化观念中,书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,其目的和意义不是为了创作多少物质财富或技术产品,而是艺术家对自我身心人格的修养和完善的过程,在此意义上,“艺术创造价值”的观念不仅不是唯一的,甚至是次要的。古训有云:“太上有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。”德行(涵养)本位是中国文化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,它亦是中国文化承传发展的内在动力。近近世以降,对艺术的功能的认识更多集中在审美愉悦和抒写性情上,而弱化了艺术作为教育人性和认识事物所应具有的性格,当代艺术更是走到了“为所欲为”的功利性的境地,于今日之艺术而言不乏种种极端之表现;于中国艺术之承传而言,已是走入旁门左道。刘质坚的艺术创作及其艺术活动,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在教育和认识功能上的回光返照,尽管这一束“光”显得是多么的暗淡,但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,如果有千千万万的艺术家像刘质坚这样,热衷于普及艺术教育和公益事业,则风景那边独好的情况将得到很好的改观。一段时间来,我相继欣赏了刘质坚乡村系列画展中的诸多“小”作品,感觉颇有趣味。这些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对象进行“造型”,以认识事物、传递民俗文化之信息为创作之指向。除了梅、兰、菊、竹四君子以及牡丹、荷花等常见的题材外,枇杷、花生、荔枝等亦成为刘质坚的座上客。如果说学《诗》可以更好地言语的话,那么读画就是更好地让人辨象——刘质坚的创作就有这种功能。现试举一二作品,谈谈刘质坚的创作。二十四节气图是刘质坚常画的作品,至少我认识他的这几年都在画。常言道:艺术创作不是在表现什么,而是如何表现。所以尽管每年都在重复画二十四节气图,但年年都不一样;所谓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是也。

时间不同,地点不同,人的情绪不同,创作出来的作品即便题材相同、形式相似,但情绪、审美、趣味亦是不一样的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:欣赏刘质坚的二十四节气图,就能直观地告诉我们每个节气对应的是那些植物和花期,刘质坚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图画最原始亦是最本质的功能——认识功能。有一则童谣是这么唱的:正月梅花香又香,二月兰花盆里装,三月桃花红十里,四月蔷薇靠短墙,五月石榴红似火,六月荷花满池塘,七月栀子头上戴,八月丹桂满枝黄,九月菊花初开放,十月芙蓉正上妆,十一月水仙供上案,十二月腊梅雪里香。《二十四节气图》正与此对应。枇杷,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,因叶子酷似中国古典乐器琵琶而得名,是中国东南部最常见的水果。枇杷果形状可爱,味道鲜美,我亦是很喜欢吃的。在刘质坚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图中,就有几幅是画枇杷的。其中就有我下面要简单描述的这一幅。今今年初夏,我正在和三五好友喝茶闲聊,手机突然收到一条信息——是刘质坚发来一幅他刚完成的作品。坦诚地说,对着这幅小画时我是有点小激动的。

初一看,正四方形的构图既不特别亦不大众,但树干、枝叶和果实之间的分布很是巧妙,慢慢细品给人一种不一般的感受。和刘质坚诸多作品不一样的是,这幅小画上没有题写诗句,只有简单的签名与一方钤印,或许是因为画面几乎“饱满”了的缘故罢。对于这样一幅小画,我是多看了好几回的,亦是比较喜欢的。整个画面结构疏密得体,用墨简淡,设色素雅,右下角不经意间留出来的白使整个画面充满灵气,可以说是不着笔墨之关键处。宋人戴敏有“东园载酒西园醉,摘尽枇杷一树金”的诗句,如果把酒换成茶,不正契合我此刻的情与景吗?没有对象的东西总是比较虚的,文学如此,艺术亦是如此。绘画为什么要讲造型,造型的本质是什么?估计很多画家都还没弄清楚。本质上说,造型就是塑造自然(对象)之形象,换句话说绘画就是为自然塑造形象。

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曾说:“科学是发现自然的法则,艺术则是呈现自然的形象。”可见,形象是艺术的生命,没有形象,艺术就不再是艺术,而有可能是商品或者其他别的什么东西。当然,艺术的形象不仅仅是具体的物象,亦不仅仅是抽象的心象,而是物象与心象碰撞进而融合而成的“形象”。艺术家的秉性、情绪、气质乃至创作状态决定了艺术作品的“形象”的趋向。故艺术是创造、表现,而不是描摹、再现,更不是破坏和推倒重来。刘质坚的创作因为其侧重于传递审美认识,故他的作品可以说倾向于在再现中表现、在纪实中抒情的一类。有时再现的成分多一些,有时表现的成分多一些,或许与艺术家创作的情绪状态无不关系。如刚完成的扇面作品《小暑》(又名《蝉鸣福中乐》)就相对写意一些。除了那只蝉的形象较为“逼真”外,瓜藤、瓜叶、瓜实、瓜须……,皆是些大意罢了。整个画面简淡而抒情,似乎在平静地叙述着这个夏天发生的故事。这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,正是刘质坚日常生活的写照。毫无疑义,不是每个艺术家都能成为艺术上的“杰出者”或“优秀者”,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成功,我认为除了要看他的作品,还要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。前者讲的是艺术作品的生成(在该领域)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启发意义,后者强调的是艺术家所践行的价值观是否具有正能量。相对而言,我认为刘质坚的艺术人生属于后者。

刘质坚作为一名艺术家,真正把艺术融入了生活。近年,他创办了个人的乡村书画馆,多次把展览搬到乡村办,并不定期免费为基层书画爱好者授课,为福利院、孤儿院义卖筹款。在艺术追求功利至大化原则的今天,需要更多像刘质坚这样志愿于基层艺术启蒙的艺术家,则国民的艺术素养之提高将指日可待。或或许刘质坚的作品整体上来说还称不上优秀,诸多方面还有待提高,但能够把艺术当做一种态度,当做一种生活方式;在生活中感受艺术,传播艺术,在艺术中体验生活,表现生活;让艺术遵循自己的内心,服务社会,启发人性;无疑是从事书画艺术的一种智慧,亦是难能可贵的。刘质坚一直在坚持着这样一种艺术和人生的态度! 

 
微信图片_20190719164320.jpg
     杨琼,艺术评论家、诗人,《中国美术报》“新闻时评”栏目特约批评家,四川省华侨书画院特聘艺术理论研究员,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,中国诗歌学会会员,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。
 
微信图片_20190719164331.jpg
 
微信图片_20190719164334.jpg
 

来顶一下
近回首页
返回首页
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